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會有人辭職或者在思考要不要辭職。職場新人的辭職率更是居高不下。如果說員工辭職對企業沒影響是不可能的,特別是核心員工的辭職,將會使公司大傷元氣。因此,理解員工的辭職動機并且制定相應的措施,降低離職率對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其實,不僅企業對員工的離職原因一頭霧水,員工自己也對辭職的正確方法感到困惑。
通常來說,人們在辭職時會采用以下七種方式:
1.循規蹈矩式:員工同經理見面,提出辭職日期,并解釋辭職的具體原因,真假不論;
2.感恩式:著重于表達感激之情,并主動提出在辦理辭職期間提供協助;
3.知情式:員工事先通知上司自己的離職意愿,從而避免出其不意的情況出現;
4.敷衍式:與“循規蹈矩式”相似,但討論的時間較短,同時不給予離職原因;
5.逃避式:員工以書面形式辭職,或者通知人力資源部門和其他同事,從而讓消息間接傳達給經理;
6.沖動式:員工未經充分考慮,或者不提供充分的離職辦理期,便離開工作崗位,迫使公司采取措施應對過渡期;
7.過河拆橋式:員工出言謾罵他人,借此損害組織及其成員的利益。
在這七種方式中,兩種最常見的辭職方式是“循規蹈矩式”和“敷衍式”。“循規蹈矩式”辭職,通常涉及與經理見面、提出辭職和期限以及解釋辭職的原因。“敷衍式”辭職和“循規蹈矩式”辭職相似,但職員和領導之間的談話時間較短,而職員也不會解釋自己辭職的具體原因。許多職員也經常使用“感恩式”辭職方法,他們會向自己的雇主表示感激,而且也會主動表示愿意在過渡期提供工作上的幫助。不過,這種方式同前兩種相比較為少見。此外,“知情式”辭職也相當常見。這些職員一般會先向經理透露自己想要辭職的意愿,或者表明自己正在尋找另一份工作,隨后才正式提出辭職。
有些員工會使用一些不太光彩的方式辭職:他們會選擇“逃避式”或者“過河拆橋式”。在“逃避式”辭職中,員工不會向自己的直接上司提出辭職,相反,他們會將離職意愿告訴給其他職員(例如同事、導師、人力資源代表等)。此外,大約有十分之一的離職者會選擇以最臭名昭著的方式退出,那就是在辭職的時候對公司進行語言攻擊,試圖傷害組織及其成員,從而“過河拆橋”,斬斷自己與前雇主之間的任何聯系。
還有最后一種辭職方式,它最為罕見,而且根本不算是真正的辭職。有些員工干脆來個人間蒸發,再也不會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而且不再和雇主聯系。通過這種方法辭職的人,不會提前通知任何人,因此,這種“沖動式”離職可能會使公司陷入困境。
除了總結員工辭職的各種方式之外,我們也想了解員工為什么會選擇以某種方式辭職。我們發現,員工往往會把辭職當作是向自己的公司和領導進行報復的最后一次機會——無論其結局是好是壞。事實上,有兩個因素最能影響員工對辭職方式的選擇:第一,他們是否認為自己曾受到過公司的不公平對待;第二,他們是否覺得自己的直屬上司態度惡劣。那些在任職期間覺得自己受到公司優待的員工,會更愿意在辭職期間做額外的工作。但是,如果他們認為自己遭到了公司的不公平對待,甚至是“虐待”的話,他們就會更傾向于選擇具有破壞性的辭職方式,借此進行報復。
簡而言之,管理者對待公司員工的態度,不僅會影響他們是否辭職,還會決定他們辭職時所選擇的方式。盡管員工的主動辭職在大多數情況下會給上司帶來不便,但是當職員采取“敷衍式”、“逃避式”或“過河拆橋式”離職時,這更容易給上司帶來打擊,甚至使其惱羞成怒。因此,那些想要好聚好散的員工,應該盡量避免使用這種策略。
當一家公司接連出現職員離職的狀況時,組織不應該把這些事實怪罪于員工自身的性格,相反他們應該反思的是,員工是否曾受到過公司的虧待,同時也要思考到底該如何對員工進行“合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