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挑戰,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挑戰。一度中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金融領域還有所謂的“錢荒”,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超過了13%,而且用電量、貨運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輿論,說中國經濟可能要硬著陸,還給出了指標,說增長率可能只有3%到4%。而對我們來說,財政和貨幣政策運用空間又很有限,宏觀調控確實面臨多難選擇。
這就是2013年的中國,也是李克強總理所面臨的格局。
今年“兩會”結束后的重頭戲,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在回答路透社中國首席政治記者林光耀提問時,對2013年中國經濟,有上述一段極其坦誠的描述。
挑戰如此,新總理李克強如何應對——破困局要用智慧。我們保持定力,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確了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就是增長和就業不能超出下限,通脹不能突破上限。而且著力改革,調結構,讓市場發力……結果,奮力攻堅克難,圓滿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中央政府換屆之后,發展思路的選擇,尤其宏觀調控的路徑,一年的實踐結果,誠如李克強總理所述,創新了思路與方式。只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回應記者提問之際,李克強總理開章明義:遇萬難還須放膽!——觀察本屆政府改革的決心與行動,分析執掌國務院的李克強總理的膽略與智慧,“萬難”與“放膽”的關系定位,自是理解的起點。
歷史是一個連續的運動,政治是一個不斷的選擇。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李克強對今年中國所面臨的格局,認識極其清晰,描述亦不回避:
我們清醒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穩中向好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尚待增強。財政、金融領域仍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尸宏觀調控難度增大。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一些地區大氣、水、土壤等污染嚴重,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就業結構性矛盾較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醫療、養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遷、社會治安等方面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依然較多,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腐敗問題易發多發,公職人員中不廉不勤現象仍然存在。
具體的問題之上,是中國處于極其錯綜復雜的形勢之中:
從全球格局來看,世界經濟復蘇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更趨激烈。而中國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深層次矛盾凸顯,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檔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
微觀與宏觀、國內與國際、短期與長期,格局如此,中央政府如何選擇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如此回應:“把改革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去年以來,國務院開了40次常務會議,其中30次是研究改革相關議題。即使其他議題,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進。基本取向就是讓市場發力,激活社會的創造力,政府盡職盡責,讓人民受惠。”
顯然,應對所有的挑戰,其核心唯有:改革!
以改革總領全局,道路既定,回顧新政府一年的改革順序安排。“本屆政府開門第一件大事,”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李克強總理說道,“就是加快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序實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事項,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以政府自身的改革啟動本屆政府對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全面改革,其結果必然是“磨好了斧子才能劈開柴”!
在去年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那句被極其廣泛引用的警句是:“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如何破解新政府選擇從自身改革做起,如此行動當然彰顯了中央政府的決心——“再深的水,我們也要蹚,因為別無選擇,它關乎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
本屆政府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設定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加強對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目標的統籌平衡。
顯然,經濟增長速度主動降低,表明中國進入了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時期。在這個被稱為“增長速度換檔期”的關鍵時刻,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給出了他對“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定義:著力提質增效升級,持續改善民生。而能夠完成這一升級,中國未來的發展將從主要依要素投入向更多依創新驅動轉變,從主要依傳統比較優勢向更多發揮綜合競爭優勢轉換,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從城鄉區域不平衡向均衡協調邁進。
這種轉變、轉換、提升與邁進,才是中國已經開始了的深刻變革。未來中國,路徑已經明確,落實才是關鍵。在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說:“干一寸勝過說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