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心動才是緣起
慧能繼承五祖弘忍的衣缽后,在嶺南隱居了15年。有一次,他去廣州法性寺拜訪印宗法師,剛好印宗法師在講《涅經》。當時有兩個僧人在辯論風和幡的問題。一個僧人說:風動;一個僧人說:幡動。兩人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慧能聽了一會兒,說:"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
印宗聽了之后,大驚,問慧能:"我聽說五祖的傳人六祖已經南下,莫非就是你嗎?"慧能這才出示衣缽,于寺中菩提樹下,為眾人開示禪道,從此創立南宗一脈。
禪宗傳道,重視頓悟,強調直指人心的棒喝或拈花微笑式的心領神會。禪宗不講究戒律,對弟子像水一樣放任自流,但卻是千百年來跟其他哲學教派結合得最和諧、也最深入人心的一個佛教分支。可以說,禪宗對我們文化的影響,是真正的水性--"潤物細無聲"。
在企業管理界,參禪修佛的老總不在少數,排除掉修身養性的需求,也不乏從禪宗中領悟領導之道的意思。比如,柔性管理對人心的重視,就和禪宗理念如出一轍。
柔性管理最大的特點,在于不是依靠權力影響人,而是依靠對員工心理的影響,依賴從員工內心激發出的主動性。因此,柔性管理注重的是內在驅動力,即俗話說的"得人心者得天下"。領導需要做的,就是把組織的目標轉變為員工主動、自發的行為,讓內驅力發生作用,眾志成城,達成目標。
上善若水
《史記》記載,戰國時的名將吳起領兵出征時,一直和軍士同甘共苦,吃住都在一起。睡覺不鋪床,行軍不騎馬,糧食、武器也都是自己扛,因此深受士兵的擁戴。
一次,有個士兵的背上長了毒瘡,擠不出膿血,吳起用嘴幫他把毒血吸出來。士兵自然被感動得不能自已。這件事在兵營中被傳為美談,一傳十,十傳百,后來傳到這個士兵的母親耳中。士兵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就開始落淚,居然一直悲哭不已。
帶來這個消息的鄰居很奇怪,問道:"你的兒子不過是個小兵,將軍竟然親自為他吸毒血,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
母親說:"我哪有不滿意啊。你不知道,我丈夫也有這個病,有一次犯病,也是吳起將軍為他吸出了毒血。我丈夫感激涕零,發誓要用生命來報答將軍。后來他每次打仗都奮不顧身地作戰,很快就戰死了。如今,將軍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那一上戰場,我兒子十之八九是回不來了。我想到自己就要終身無靠,怎能不傷心痛苦呢?"
懂得用心去關懷員工的領導,也將獲得員工的真心擁戴和忠誠跟隨。不僅是在工作中,領導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領導也應該注意照顧員工們的情緒,關心他們的感受和思想。往往,讓人心動的,不是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件,而是一兩個暖人心脾的小舉動。
素有"經營之神"之稱的松下幸之助對員工的關心和愛護是出了名的。日本經濟大蕭條中,其他公司都紛紛裁員,松下卻采取發半天工資的辦法,堅決不裁一個人。他留下的一則吃牛排的趣事,則更能說明他對下屬的關心和尊重。
有一次,松下在自己經營的一家餐廳招待客戶,一行6個人都點了牛排。等大家吃完,松下讓助理去請烹制牛排的主廚過來。他特別強調:"不要找經理,找主廚。"主廚很快就過來了。他看到松下面前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很緊張地問:"是不是牛排有什么問題?"松下笑著說:"牛排沒有問題。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你的廚藝,而是因為我老了,胃口大不如前。"
看著有點茫然的主廚,松下接著說:"我想當面和你談,因為我擔心,當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廚房時,心里會難過。"
每個人都希望被尊敬、被關心,這是人本能的心理需要。這就是松下體貼下屬的表現,他關心的不僅是下屬的收入、發展和個人成功,還有情緒。
話不說死,事不做絕
領導還應該體諒、包容下屬。只要是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對有些錯誤必須嚴懲不貸,但有些錯誤不妨大度包容。這樣既能體現自己的胸襟,又能得到人心。何樂而不為?
官渡之戰后,曹軍大勝,袁紹倉皇敗走。曹操的親兵從袁紹軍營中繳獲了一批書信,其中居然有很多是曹操手下的人寫的,里面還涉及不少機密。可以說,是那些人暗通袁紹的鐵證。
對這種吃里爬外的重大問題,曹操的謀士和將領都建議逐個清點姓名,然后進行處罰。但是曹操卻說:"當時袁紹強大,我連能否自保都是個問題,又怎么能怪得了他們呢?"于是那些書信他看也不看,命令手下人一把火全都燒掉。
曹操焚書的舉動,籠絡了朝中一大批忠臣良將,《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說,曹操官渡焚書后"冀州諸郡多舉城邑降者",這為他日后成就霸業打下了堅實的人心基礎。
老話說,"話不說死,事不做絕",就是提醒人們為人處世,要懂得給身邊的人留退路。做領導就更該修煉這種心性。試想,人都會犯錯誤,當下屬出現了差錯時,領導能在指出問題的同時,多一些寬容、理解、安慰,對于部屬來講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它既能體現領導對部屬的關懷愛護,也能更好地贏得下屬對領導的尊重敬仰,從而以加倍努力工作回報領導的寬容。
中國有句俗話:士為知己者死。如果當領導的對自己的同事和下屬能夠平等相待、以誠相見、感情相通、心心相印,從思想上理解他們、從生活上關心和愛護他們、從工作上信任和支持他們,那么他們在心理上與精神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煥發出高昂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