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底線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我見過太多的老板,在能干的下屬面前,他們有著上帝一樣的包容心;面對不能干的下屬,他們轉眼就變成了黃世仁。
真實的幻象
老板的心理底線在哪里?也許我們能歸納出一些共同的底線。
比如:如果你不能為老板賺錢,當然老板就不會養著你。可是這種底線太過于寬闊,以至于不能成為底線。如果你不是被老板高薪請來的打工皇帝,根本不需要注意這個底線,因為老板是對性價比最敏感的人,有用沒用,全看你值多少錢。
如果你是公司中鶴立雞群的高薪人員,特別是光環一大串(名校MBA、"海龜"、500強工作經歷等),你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了。要知道你的高薪始終讓老板肉疼,如果你沒有達到老板請你的預期,隨時隨地都可能觸及老板那些捉摸不定的心理底線。
此時,你哪怕知道老板的一千種心理底線也沒用,因為你的老板一定還有一千零一個你不知道的心理底線,這就是所謂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記住,千萬別偷老板的錢。其實這也是一個又寬又大以至于不能成為底線的底線。為什么?因為每個老板的氣度和管理哲學不同,比如拿回扣肯定算是偷老板的錢。可是很多公司老板,明知道食堂采購員吃回扣,但硬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我問他們為什么?回答說:"水至清則無魚。蔬菜副食價錢每天都變,質量千差萬別,供應商都是個體戶,監管成本一定高過回扣。因此,只要當事者能在預算內做出員工滿意的飯就行了。"因此這條底線是否存在,也要因人而異。
還有,功高不能蓋主也應算是老板的心理底線。可是這個邏輯在產權清晰的公司中是不成立的。為什么?因為發工資的和領工資的人自己心里清楚誰是真老板。
有的公司CEO是老板,有的是董事會主席,還有董事會和CEO平分老板的角色。這種公司每個人都不是真老板,每個人又都想當老板,于是就要防著下屬有可能把勢力做大,顛覆自己。因此,功高蓋主這條也不能算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老板心理底線。
底線有原則,沒標準
老板也是人,人盡管有共性,比如食色性也,但恰恰是個性,才決定人與人的不同。而恰恰也是個性,才決定了老板的底線很特殊。
比如,王石是一個圖名大于圖利的人,因此不僅王石經常成為新聞媒體的焦點,萬科分公司有些總經理也經常出現在當地媒體的版面上。任正非好像是一個非常不喜歡出名的人,因此華為公司的高層個個也都好像隱身人似的。我相信這兩個老板對下屬在新聞媒體曝光率上的心理底線,可能完全不同。
老板們不僅有性格上的差別,還有體制的差別,比如國有企業老板和私人企業老板的心理底線肯定不同。如果你在國有企業打工,假如不是工作需要總同你老板的上級接觸,你老板心里肯定不舒服,不舒服久了,老板心理底線一過,你就大難臨頭了。當然這條規則也不僅限于國有企業,如果在合資公司或上市公司打工,你經常越過CEO同大股東或董事會成員打高爾夫,老板心里也一定不舒服。
老板不僅有性格和體制上的不同,還有性別的差別。如果你的上司是一個曾被第三者奪走丈夫的人,你恰好是個如花似玉、風情萬種的年輕女下屬,你就要加倍小心了,特別是在她的生理敏感時期,你時刻會觸及她的心理底線。這就是長得丑的女老板很少有漂亮女下屬的原因。
老板不僅有性格、體制和性別上的差別,即使同一個老板,在他公司不同發展階段也有不同的心理底線。
當他的資金鏈快斷了,你只要能幫他搞到錢,什么心理底線都沒了;當公司開始像模像樣了,老板也有閑暇到北大清華學EMBA了,回來之后,老板的心理底線可能就變了。
不僅如此,通過學習老板也知道了"企業要想成為百年老店,就必須有高尚的企業文化",因此,過去那種習以為常的"不正規"做法,很可能就不被變得"高尚"了的老板所接受。
不同階段的不同底線
在每個老板的人生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心理底線。因為人都是一天天成熟的,一天天變好或者變壞的。當老板的錢越來越多,多到他這輩子都花不完時,老板就開始真心關注社會責任了,這時你一旦提出一個有創意的慈善活動,很可能就會得到賞識;反之,當他正在同競爭對手進行短兵廝殺時,如果你提出一個增加處理污染的開支,可能就會在他心里永遠留下一個不識時務的烙印。
我們還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老板盡管是高級動物,但還是動物,是動物就有非理性的時候。別以為有著大把鈔票和美女的老板們心里就幸福,其實大多數老板的壓力要比打工的大。打工的被炒了魷魚,大不了影響一家人;老板要做不好,就會影響一大群人。
不僅如此,當過老板的人大都不會打工了,因為人都是上去容易下來難的動物。因此自己的公司辦砸了,老板們打工都沒地方去。這就是為什么被人整天前呼后擁的老板們總是緊鎖著眉頭的原因。
所以,我說天底下根本就沒有一套標準的老板心理底線,聰明的打工者必須有伴君如伴虎的職業精神,要審時度勢地試探你自己老板的特殊底線。
不過,要知道大部分老板是天底下最大的實用主義者,賺取利潤是他們的天職。作為下屬只要能幫著老板完成老板本人的使命,老板們一定是天下最寬容的人。
我見過太多的老板,在能干的下屬面前,他們有著上帝一樣的包容心;面對不能干的下屬,他們轉眼就變成了黃世仁。
同樣,我也見過太多精明的下屬,他們往往把過多的精力放到揣摩老板的心思上,這些人有時如魚得水,很快得到老板們的欣賞,可是搞企業也是個中長跑的硬活,他們不久就會在講究實效的老板那里失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