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工作十年,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99%的人工作十年,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史蒂夫.喬布斯說:"做偉大的工作的前提,是你喜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那么繼續找,不要停。只要是內心向往的東西,你就會找到。這和任何美好的愛情一樣,隨著歲月的流逝只會漸入佳境。所以繼續找,直到你找到,不要停。"
有些人很幸運,畢業后20歲就找到了自己一生為之奮斗的事業。有些人很迷茫,在n份工作間兜兜轉轉,也沒找到自己為之瘋狂的g點。
年輕人都迷茫,你不是一個人
▼
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歡的職業呢?有多少人會把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自己終身的事業呢?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還真錯了。
"如果,你考大學時選的專業不是你喜歡的,而是你父母喜歡的;你的選修課不是你喜歡的,而是拿證多、學分好得的;你求職不是挑你喜歡的,而是待遇好的,請問,你選擇時從未拿喜歡當事,憑什么你會從事喜歡的職業呢,并且成為終生的事業呢?憑什么呢?"--張泉靈
很多人在大學四年,除了學習都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做什么,找工作不是道聽途說就是認準了薪酬待遇,結果發現這樣的工作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人生選擇,需處處走心。正因為你之前沒有努力想清楚,現在才要努力找工作。
不在職場初期負重前行,就要接受被人彎路反超
▼
現在跳槽對于一個人來講,太簡單了。身邊隨便一個90后,都能總結自己的跳槽經驗出本書了。
跳槽容易,但跳完才發現,只不過從一家公司換到了另一家公司,工作的內容仍然枯燥無趣,同事間仍有少不了的撕逼。
袁岳說"你一定在早年的時候,不能太疼惜自己,你要習慣小時候一定要給自己加壓,加壓到自己受不了,然后再減。早年中間所謂的超載,或者加載,目的是讓你在嘗試不同東西的中間找到你比較喜歡的那個,因為一開始只選一件東西,以后你不知道這件東西喜歡不喜歡,干了時間長了,覺得反正我只會干這個,馬馬虎虎干這個,你接觸過若干件事情,你會找到我喜歡干的事情,以后你在喜歡干的事情上再多干一點。"所以,多做些事有兩個好處,就是有可能發現自己喜歡的事,同時能夠承受壓力。
今天想去外企,明天又想進互聯網公司,試來試去沒找到興趣,卻發現了一堆不喜歡的工作,這就是我們的現狀。現在的誘惑太多了,在一家公司干一輩子對我們簡直是天方夜譚,能老老實實待上一年就已經算穩定員工了。
試問一個工作三年還沒有聚焦方向的人,要怎么和一個工作三年專業人才相比?
趕緊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確定你是什么樣的人,想清楚你喜歡什么。】
▼
不斷嘗試和自學新知識,時刻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蔡康永
在沒找到自己想要什么之前,就多積累敢嘗試,這樣在遇到喜歡的工作時,你才有勝任的底氣。
▼
咨詢行內人的意見,再決定要不要試水
職場就像圍城,內行的人想出去,外行的人想進來。
如果你有喜歡的行業和工作,加個內行的人微信,約出來聊聊。
比如你看到廣告行業的人都特別光鮮,總有機會出席活動還能見明星,然而備受摧殘的廣告人告訴你:事實并不美!你可能為了一張圖片反復修改,日日熬夜。你可能為了一個創意,想破了頭都無法取悅客戶。你可能改到吐的方案,最后被要求使用最初一版。
你所想象的光鮮亮麗,并不是他們的日常,而是苦逼的開始。
適不適合一份工作,不是拍腦門想出來的,而是一天天磨出來的。如果和內行人聊完你依然對這份工作抱有熱情,再來談專業精神也不晚。
▼
讀書、交友、爬山......給自己找點事兒做
與其抱怨上班時間太長,根本沒時間思考自己適合干什么,還不如抽空認真做一件事。
我相信畢竟只要想要做一件事情,總能騰出時間去完成。
上下班在地鐵上看書,有些人說"北京地鐵不可能呀,擠都擠成紙片了,哪有空隙翻書!"呃,你有空拿手機玩消消樂,就沒空下本電子書翻翻?早高峰擠的啥都干不了,你不會早出門半小時?
參加同城活動交友,有人說遇到的姑娘又物質又虛榮。你去的同城活動是夜店大趴,人家去的興趣讀書會。
你上班三年不咸不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別人可能早就找到興趣提升了能力,去開拓事業去了。
人生太短,還是應該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真正熱愛的人和事上。
▼
看看這些職位要求,再決定該如何發力
想進互聯網公司做設計師,想做外企的行政主管,想應聘跨國公司的海外項目?
知道自己要什么,再看看這些任職要求上的條條框框你都滿足了沒?滿足條件當然最好,在簡歷和面試上花些功夫總能找到機會。
看完后發現有差距,自學也好,花錢報班考證也好,花錢請人吃飯內推也罷,提升能力和積攢人脈一樣也不能落。
時刻記住,你必須加倍努力才能在應聘時毫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