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智能金融”正加速升級金融行業,給未來金融生活帶來無限想象空間。
更好地連接投資與融資
“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連接投融資,賦能金融機構,使金融服務更準確、更快、更有溫度。”在日前舉行的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副總裁張旭陽表示,“人工智能推動線上與線下更加融合。在人工智能階段,世界更加立體和鮮活,它可以推動金融的發展,使金融機構更加深刻地理解用戶,推出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
在眾多業內專家看來,人工智能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影響是顛覆性的。“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才剛剛開始,但影響已經產生了。”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16年前在瑞士,曾有一個一千人的交易大廳,現在卻不復存在了。是沒有業務了嗎?并不是,它們的交易量卻在翻番,而交易員被機器取代了。另一個高盛的交易大廳,當年的600個交易員,到今天變成只有4位,其他交易員都被機器取代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機器看得更廣,更寬,時效更快,抓得更精準,執行更有效。機器遠遠超過人的能力。”
那么,人工智能如何影響傳統金融?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向記者介紹,在獲客上,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從金融畫像、智能創意、智能匹配三個層面實現即時獲客。
“例如,百度利用人工智能與南京銀行合作,幫助后者拓展客戶,如今其推送給南京銀行的客戶群通過率已達81.5%。同時,通過機器學習將反欺詐模型、信用模型、多頭等技術向外輸出。”朱光表示,“又如,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共建農行‘金融大腦’以及客戶畫像、精準營銷、客戶信用評價、風險監控、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六個方向的具體應用。目前,雙方還在對接智能掌銀、交易反欺詐、信用反欺詐、精準營銷、信用分等技術,有些已經小批量上線試用,如智能掌銀的刷臉轉賬功能。”
智能金融成消費金融突破口
不僅如此,人工智能或許可以成為消費金融業態發展的更好助力。
“國內消費金融行業正加速發展,并呈現出規模化、數據化、生態化特征,但并沒有破解普惠金融‘難普、難惠’的難題。”百度副總裁黃爽進一步表示,普惠金融依然“難普”有三個原因:征信體系覆蓋率低,5億多經濟活躍人口是未被央行征信覆蓋的“白戶”;線上化率低,信貸服務線上化率僅6%;海量線上行為數據雖然被記錄,但在信貸決策中應用非常有限。而“難惠”首先是因為服務成本高,全行業運營和客服總成本在萬億級;其次是受限于數據“孤島”,導致人群畫像能力不足;第三,產品定價無法真實反映用戶需求和風險,部分P2P、小額貸款存在定價過高等難題。
“如果將人工智能技術基因注入金融業務,可通過智能金融全鏈條重構傳統金融,破解行業面臨的難題。”在黃爽看來,人工智能不僅給消費金融提供了新的契機,也不再局限于后臺運營成本的規模化、標準化,更不再僅僅是場景里面多一個線上入口,“比如,當前很多金融機構都在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但不同的場景可能需要不同的閾值,如果某些場景閾值設定過低,很可能造成非常糟糕的客戶體驗,盡管控制了風險,但失去了業務。”
在資金獲取上,朱光指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建立ABS云平臺,將資產風險進行分層,能有效降低融資方的資金成本。而且,基于區塊鏈平臺,能使小額分散的資產看得清、可追溯、不可篡改,“只有具備智能分層能力,才能真正做好ABS業務。”
據記者了解,目前,農業銀行、中信銀行、百信銀行、招聯金融、宜人貸等為代表的傳統銀行、直銷銀行、消費金融企業,都是百度人工智能的合作方。
“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還只是‘黎明階段’,未來人工智能將會以更加迅速的腳步發展,人與機器一起重新學習和創新這個世界,創新商業模式、新產品、新空間。”業內人士表示。(轉載自上海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