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擠上熟悉的地鐵,來到熟悉的辦公室。你還是不得不去做你的分內工作。恭喜你,在戰勝拖延癥這件艱苦卓絕的戰斗中,你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當事情完成時,你會減少壓力和暴躁情緒,會因此變得快樂和高效。
具體要采用什么策略,取決于你產生拖延癥的根本原因:
原因1:害怕把事情搞砸
解決方案:采用“避害型”策略
當你采取避害型策略,你期待的就不是變得更好,而是保持住現有的狀態,不增加任何損失。當采取避害型策略時,成功完成項目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老板生氣以及忽視你。
擔心把事情搞砸的憂慮,實際上會增強我們的避害心理。當你專注于避免損失時,你就會清楚,擺脫危險的唯一方式是立即行動。你越是擔心,就會越快采取行動。
要想克服對搞砸項目的憂慮并逼自己立即行動起來,恐怕最佳辦法就是認真想想什么都不做的后果。繼續想下去,然后把自己嚇到。這感覺很可怕,但它很好用。
原因2:不太“想”去做
解決方案:忽略你的感受
理論上,沒有東西阻止你,你只是不愿做而已。用一分鐘的時間靜下心好好想想,因為它非常重要。我們所有人都曾經認為,要變得有動力和高效,我們得必須真正“想”行動、渴望行動。
在某種程度上,你需要致力于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渴望項目早日完成,你需要渴望自己變得更健康,或更早開始一天的生活。但你并不需要“想”這樣做。如果你呆坐在那里,因為不“想”做而拖延工作,請記住:你實際上并不需要“想”去做。沒什么攔著你,只要去做就行了。
原因3:它很難、很無聊、或者讓人不舒服
解決方案:制定“如果—那么”的計劃
當一次次因為拖延癥誤事的時候,我們會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告訴自己下次絕對不可以拖延,但事實上,你真的高估了你的自控力。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并不總能讓你戰勝自己,幫助你完成那些困難、繁瑣或可怕的事。相反,制定“如果—那么”計劃倒是可行的。
制定“如果—那么”計劃,除了意味著確定完成一個項目所需的具體步驟,更需要你確定何時何地做哪些事情。提前明確你將要做什么,以及何時何地做什么,那么你就能毫不猶豫地開始行動。
當我們深思熟慮做艱難決定時,意志力顯得非常有必要。而“如果—那么”策略則大幅降低了對意志力的需求,因為它會確保你在很早之前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而不是在關鍵時刻左右為難。事實上,“如果—那么”策略可以使目標完成率和生產率提高2-3倍。
戰拖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斗爭,不僅要有絕對的信心,還要有具體的計劃,上文提到的想象不行動的后果,忽略自身感受以及制定詳細計劃能讓你順利戰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