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事關民生,其成效也當由群眾檢驗。18日,記者從重慶市衛計委獲悉,通過對237家公立醫院的監測顯示,醫改實施3個月來,門診、出院次均費用分別降低4.5%和4.3%;藥占比和大型設備檢查收入占比分別下降1.3%和0.6%。醫改的“硬骨頭”被啃下,讓諸多群眾得到了實惠。
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 醫保政策精準實施
2017年9月9日0時,重慶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取消藥事服務費,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至此,已執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制度終結,醫院與藥品之間的利益聯系被切斷,改革“硬骨頭”被啃下,從制度上保障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得以回歸并彰顯。
在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面,重慶定出總基調——保障患者的總體負擔不增加。規定,凡是價格調升的項目,全部納入醫保,實行醫保報銷,報銷就高不就低,把部分非甲類項目納入甲類進行報銷。
財政部門積極配套財政措施,物價部門廣泛聽取并吸納群眾對醫療價格的意見,重慶市人力社保部門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醫院和病例,分析患者個人負擔變化情況,確保醫保政策精準實施。
針對少數沒有參保的患者,主動上門動員其參保,對困難群體實行“即參即享受”的優惠政策。對建卡貧困戶等困難群體,特事特辦,實行各種資助參保。精準實施健康扶貧,將建卡貧困患者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有些區縣,甚至達到個人零自付。
同時,還健全以公益性為導向、與公立醫院功能定位相適應的績效評價體系,加大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考核力度。
在便民惠民方面,重慶實行便民門診,為只開藥的慢病患者開通“綠色通道”,縮短患者就醫時間,扭轉“候診幾小時,看病幾分鐘”局面。規定二級醫院普通號源占比不低于50%,三級醫院不低于30%,保證每個科室均有普通號源,讓老百姓掛普通門診的號,享受大專家的診療服務。
不僅如此,重慶還實施分時段預約就診、延長開診時間、開展志愿者服務、黨員干部示范等措施,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溫馨的服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江新區對老年人、行動不便人員提供“一對一”陪診服務,南岸區對特殊人群減免診察費等,老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
打出保障“組合拳” 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為保障公立醫院改革制度的可持續性,更好地彰顯改革制度的公益性,重慶打出一套“組合拳”。實施單病種付費方式改革,新增50個單病種,數目擴大到100個;實行總額控制辦法;將部分特病病種新增納入醫保特殊疾病范圍予以保障;完善大病保險政策,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最低報銷比例由40%提高到50%,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
在藥品供應保障方面,實施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首批納入談判范圍的25個醫保藥品,與2016年醫保結算價相比,平均降18.78%;實施2批非醫保藥品聯合議價采購,85個非醫保藥品價格平均降幅10%以上,進一步擠壓藥價水分。率先建設國內首家省級藥械信息全程追溯體系暨醫藥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均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壓縮藥品流通環節,規范流通秩序。
加強公立醫院綜合監管。強化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控制,主動降低運行成本;加強醫療行為監管,防止過度檢查、過度用藥、分解治療等不規范醫療行為,醫療服務行為得以規范;進一步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有序引導分級診療。對不同級別的醫院門診診察費、床位費分別定價;對不同級別的醫院、不同職稱等級的醫生差異化定價;對不同等級的醫院實行差異化醫保報銷政策,引導常見病、慢性病患者選擇一二級醫院就診。(轉載自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