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有一大批職業即將消失,李開復也曾在《奇葩說》中直言不諱道,“未來十年中,人類社會將會有50%的職業類型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經濟學家查爾斯·漢迪曾經在其著作《第二曲線》中反復論述: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機器取代人類,人類被邊緣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大量的工作被取代,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將會被徹底顛覆。你以為這些都是危言聳聽嗎?不,未來已來,有些東西正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司機
曾經是一份可以養活一家老小的職業,然而未來就很難說了。去年7月,百度大佬李彥宏坐著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五環上兜了一圈,貌似還很舒服,目前無人駕駛汽車還在研發和測試,可能兩年后我們就能坐上了。假如無人駕駛技術今后發展成熟,那么司機這個職業就將不存在了,那些駕駛為職業的人該何去何從呢?
銀行職員
曾經在銀行工作是一件十分令人羨慕的事,穿著講究職業的柜員或者大廳經理,在寬敞又明亮的辦公,同時又享受著高薪和高福利待遇。但現在銀行有了“小助手”,面對著機器,什么業務都可以辦理,開卡、交收電費等,而且不需要和別人交流,更加安全。越來越多的銀行機器人來為我們服務,雖然還不能辦理所有的業務,但未來一定可以取代銀行的柜員。
翻譯
翻譯在我們心中一直屬于比較高大上的職業,工資高到嚇人,每小時按美元收費。很多同聲翻譯軟件已經很流行了,我在剛到俄羅斯時用的就是這,還可以翻譯英語、日語、韓語等,而且是實時的....網友表示,學同傳的同學已經在收拾被褥了...根本不敢往下想啊,學了那么久,專業訓練,老師的責罵,鬧出的笑話都化為了烏有....
除了這些,還有許多以前人工來做的工作也被機器替代,什么掃地機器人、洗碗機、餐廳服務員、收銀員……未來不知道還有多少可能會丟掉飯碗的職業等著我們。其實,任何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總會有些落后的事物被另外一些更加先進的事物所替代,古今中外,無一例外,我們能做的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跟著社會一起前進,才不會被拍死在沙灘上。
要想不會“被”失業,就應該保持應有的警惕,提高生存能力,努力發掘自身的能力,讓自己不能輕易被別人替代。就像掌握獨特發明專利的科技人員,有文字特色的作家,有思想的記者和編輯,在音樂、美術、藝術設計上具有獨特風格和特殊能力的人員……就算未來的經濟再蕭條,人工智能再發達,很多人都容易失業,但是這些人很難;就算失業了,他們憑借獨特的能力,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飯碗,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另外,還有一條路——做一個有“斜杠能力”的人,就是發揮自己的多才多藝。如果是有“斜杠能力”的人,就可以在其他方面謀得職業,比如你精通西點,你可以做一名西點師;比如你文字功底強,可以到報社媒體行業就業;或者你口才好,可以從事一些需要溝通、推廣的工作;或者你業余對古董鑒賞、服裝設計、書法、繪畫有很深的研究……你都可以把這些發展成你的“斜杠能力”,在失業后讓這些“斜杠能力”變成主業,隨時保持自己失業后找到飯碗的能力。
南京獵頭認為,失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具備抵抗失業的能力,如果你未雨綢繆,假如那天真的到來時,你可以揮一揮手,作別昨天,然后微笑著開啟你的另一段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