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行是擺脫職業倦怠的捷徑?
添加時間:2018-09-21 14:34:23
瀏覽次數:
0
如果你陷于一份不太合適的工作,覺得被困在那里,可能會對你的情緒、積極性以及健康產生驚人的負面影響,那么轉換職業軌道,就成了一種順理成章的選擇。《找到一條心徑:如何從倦怠到欣喜》一書的作者貝弗利·波特(BeverlyPotter)寫道:“你實際上開始感到疲倦、沉重和失望。你的免疫系統受到影響。你普通興趣的水平會受到影響。一切都會下滑,職業是成長的一部分,你不得不間或拋棄一份職業,就像脫掉一層皮,再長出更能適應的另一層皮一般。”
波特將這種沖動稱為“十年一次的轉行之癢”。董一鳴認為,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動蕩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中國勞動者的“癢”來得更為迅速。她為我們算了一筆賬,22歲至23歲大學畢業,到“而立之年”的30歲,正好是7年左右,而在中國現今個人價值與成就感更依賴于外部評估與認可,并以社會等級地位和物質財富占有度作為唯一衡量標準的情況下,焦慮感和倦怠就會加速到來。
為了使你的職業生涯盡可能實現平滑的“無縫轉換”,董一鳴給出了兩條建議,首先維持一個由高素質人群組成的親密人際網絡,包括金融、法律、醫療,以及自己從事行業和其他行業內的頂尖分子,還要有一個自己的備用資金庫盡量不要在每次加薪時都提高生活開銷。反之,將那些錢存入一個有息賬戶,當你選擇轉行的時候,手頭的現金流必須足夠維持一年現有水平質量的生活這筆錢就可以為你買到你所需要的自由。在此之外,你的職業最終選擇更可能來自那些曾經給予自己很多快樂或者滿足的經歷。她回憶說,自己剛剛入職通用電氣的時候,一名人力資源高管突然辭職,去開私立幼兒園了,這位前輩的理由就是,每天浸淫在錯綜復雜的職場人際關系中,感到自己的能量迅速耗竭,反而在為孩子尋找幼兒園的時候,陰錯陽差地找到了興奮點。“她說自己喜歡跟孩子打交道,可是去了那么多高端幼兒園,感覺教育理念,對兒童的關愛程度都不如自己,索性就自己來做,結果規模從小到大,成功得非常迅速。”
在拋棄你當前的職業之前,首先列出一個促使自己想離職的原因清單。“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確定你不只是為了逃離一份你不喜歡的職業,如果你發現自己寫下你不喜歡你的老板、討厭工作時間,或者無法忍受地理位置,你就遇到了環境問題,而不是職業問題。”波特博士說,“你應該被一些朝著積極方面改變的想法所激勵比如一個目標,一個夢想,一些你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被單純的逃脫所激勵。”
馮毅曾經是一名給排水工程設計師,就職于某國有市級工程設計院,然而每月固定的薪水和繁瑣的工程設計、修改循環,讓他在殫精竭慮之余,感覺“生活太過于墨守成規,看不到什么前景和希望”。在一次設計案被上級否決后,馮毅順理成章地辭了職,光鮮的履歷使得他很快在一家國有大型建筑公司找到了一份工程現場監理的工作,薪水翻了一倍不止,還有各種優厚的出差加班補貼。
然而在不到兩年之內,馮毅就開始懷念以往在工程設計院辦公室里畫圖,朝九晚五的日子,由于新公司業務范圍主要在非洲等海外第三世界地區,馮毅幾乎每年10個月以上時間,都在異國他鄉、地處荒涼、氣候惡劣的建筑工地上度過。“由于語言、文化差異,跟當地居民、工人和技術人員幾乎沒什么交往,非洲氣候惡劣,通常剛剛還是陽光暴曬,馬上就變成大雨傾盆。”馮毅對我們回憶說,宿營地遠離城市,常常沒有網絡,也沒有超市、理發店等生活基礎設施,每個夜晚,馮毅只能在筆記本電腦上觀賞硬盤里的國產電視劇、電影消磨時間,除此之外,工程所在地動蕩的安全隱患也讓自己和同事時刻處于提心吊膽的狀態下。在宿營地與工地,中方工程技術人員身邊常常可以見到身穿迷彩軍服、全副武裝的政府軍或者雇傭保安,遇到當地小股反政府游擊武裝或者劫匪,會直接鳴槍警告,令人膽戰心驚。
馮毅在辭職與否之間躑躅了許久,終于在去年底,一次意外事故幫他做出了決定:馮毅在工程即將完工之際,不幸在工地上感染了惡性瘧疾,回國不到三天,體溫驟然上升到了40攝氏度以上,在休克狀態中昏迷了四天,最終被搶救了回來。馮毅說,經歷了這一次生死之間的體驗后,自己想通了,他計劃花費一年的時間,完全“放空”自己,陪著妻子去那些自己許諾過無數次的地方旅游,尼泊爾、埃及、塞班島,然后再仔細靜下心來想想未來的職業發展。
馮毅帶給我們的教訓非常明顯:一份全新的工作也許只有某一個方面才是真正讓我們興奮的,但是牽涉到這項工作中的其他事情可能是完全讓人討厭的。波特在書中告誡那些渴望通過離職擺脫倦怠,尋找職業新生的“跳槽族”,建議他們列出一個詳細的清單,列出你希望通過新工作得到的一切,同時在另一份清單上列出所有你不想要的東西,從辦公室政治、打卡鐘,或者繁復的電子設備應用你必須在做出某種理性量化權衡之余,聽從內心最迫切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