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里或多或少的,都有被年會刷屏吧?
有的年會去了巴厘島,有的年會是在高檔的大酒店,有的年會獎品誘人。
表面上看,年會是一年一度吃吃喝喝、看看節目、抽抽獎、搶搶紅包的盛會,對大多數人而言,年會都是值得期待的時刻。可其實暗地里,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想方設法的躲避年會。
前幾天在一個HR交流群里,就看到有HR在吐槽:籌備了一個多月的年會,眼看就要如期舉行了,卻幾乎每天都有員工來私下問我,能不能不參加年會。
這樣的吐槽并非個例。作為行政人事的負責人,其實我每年也都能收到很多這樣的私信。他們從不直接說不想參加年會,而是找很多理由,有的身體不舒服,有的要早點回家陪對象,有的甚至豁出去了,干脆說活沒干完,要留公司加班。
很顯然,不管什么樣的理由,這些員工真正的目的,都只不過是想躲避年會。
1.員工躲避年會的原因
員工不想參加年會的原因,大概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
一是年會本身缺少吸引力。很多公司的年會,都是固定流程,比如節目表演、抽獎、領導致辭、吃飯、搶紅包。這樣的流程不能說不好,只是是公司人多,就會眾口難調。于是在有的人看來,公司的年會實際上就是,節目看得尷尬,抽獎跟自己無緣,領導致辭是一貫的畫大餅,紅包從來沒搶到過,這樣的年會有什么好參加的。
而再差一點的年會,甚至還會有一些低俗的環節,自然就會讓很多人心生厭惡。
二是強制參與,無法躲避。很多員工其實并不是真的討厭年會本身,而是討厭強制參與,甚至一定要出節目。作為組織策劃年會的部門,雖然每年的年會,我們自己硬著頭皮就承擔了一半的節目,可還是少不了去各個部門求人。
強制參加就讓很多員工反感了,排練節目還要占用下班的時間,站在他們的角度,排斥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是年會上復雜的員工關系。時至今日,很多年會早已不是單純的年會了。下屬要給領導敬酒,老板要抓住員工人心,兄弟部門還要搞好關系,就算同桌不認識的同事也要努力的尬聊。
如果遇上一場這樣的年會,還能安安靜靜吃飯的,怕是也只有剛畢業的小萌新了。
因為這些原因,很多人躲避年會,也就不難理解了。
2.被過度污名化的年會
很多人對年會印象不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近年來,年會被過度的污名化了。
只要在網上搜索奇葩年會,就可以看到很多新聞。而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當屬幾家互聯網大公司的年會,幾年來一直被當做反面教材在網上被鞭尸。
某網絡安全公司,年會現場請來了一直只存在于宅男硬盤里的女優,原因成謎;某企鵝公司,一個精彩節目是男員工用大腿夾住水瓶,女員工則跪著用嘴咬開瓶蓋;某做手機起家的公司,干脆在年會現場,上演了一場活色生香的“維密秀”。
這樣的年會奇葩嗎?當然奇葩,所以也引來了不少爭議。去年網上就有一篇很火的文章,《為了躲年會,我辭職了……》,在歷數各種奇葩年會后直接得出結論:為了躲年會,我寧愿辭職。
奇葩的年會固然應該抗拒,可是,抗拒的目的,不應該是盲目的潑臟水,而是應該讓年會變得更好。
就比如今年,那家企鵝公司,老板自己在年會上跳了《創造101》主題曲,只為取悅員工;那個賣手機起家的公司,也是老板親自帶領高管,上演了一場《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的舞曲。
奇葩的年會確實存在過,但畢竟是少數,也都在慢慢的變好。不能因為這些,讓年會一直背上奇葩的罪名。更不能因為年會,上升到要辭職的高度。
3.年會的真正意義
我可以理解一些員工不想參加年會的原因,但不想參加,是不是就真的可以不參加呢?
一直以來年會的形式都是吃吃喝喝玩玩抽獎搶紅包,可年會的意義從來不是這些。年會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公司的所有成員,包括老板,在年終的時候聚在一起,回顧過去和展望未。
不管怎樣的形式,公司對于年會的初衷,都不過是為了讓員工和公司變得更好。沒有老板想要用奇葩的年會,將員工惡心到辭職。
馬云很忙,但每年年會都會親自上演cosplay,從邁克杰克遜到白雪公主,只為和員工共同娛樂。
還比如我們老板,經常忙到睡辦公室的人,每年也都會親自過問年會的籌備情況;即使近幾年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是很好,可給年會的預算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作為行政人事的負責人,我每年都要策劃執行年會,按理說,是應該比普通員工更想要躲避年會的。但我沒有,而是一年年的總結和征詢意見,盡最大可能的將年會辦到更好。
年會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所有員工共同去實現。確實,不是所有年會能讓員工都滿意,甚至有些形式還可能讓員工惡心。可如果真的有把自己作為公司的一員,相比躲避和吐槽年會,更好的方式,是不是應該和公司一起,將年會辦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