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過程復雜:確認投資成本的必要步驟
見過很多候選人抱怨面試流程復雜,從筆試、初試、復試再到最終面試,幾輪下來讓人不堪重負。估計他們不了解其中邏輯,復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淘汰手段。能力不行、不看好公司,對自己未來沒有清晰想法的人走的越早越好。
您可能會問:“到最后沒有候選人了怎么辦?”
答案是:與其進一個不合適的,不如沒有人來,再啟動一輪面試就行了。而且,替代正式員工的方案很多,真是的是寧缺勿濫。
那些后來給公司帶來麻煩的,多半都是面試時在“行與不行”之間入職的員工。
剛提到面試如嫁,要知道古代結婚是很麻煩的,要“三書六禮”,自說媒開始的每一步雙方都在權衡,從社會背景、經濟實力再到人品學識。能把這套流程走下來,雙方都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的成本。但手續復雜有復雜的道理, 一來如果不合適可以在前幾步就叫停,二來真的走到最后階段,雙方之前投入很多,想反悔則更慎重。
往往人們傾向于在已經投入精力的事情上繼續加大投入。
2008年,我跟某公司技術總監面試運營主管候選人Jerry。Jerry技術筆試成績平平,面試有些走過場的味道,結局卻發生了逆轉。
技術總監:“您的筆試成績排名靠后,估計錄取的可能性不大。咱們都是做技術的,我還是實話實說比較好。”
候選人Jerry:“沒事,明年我再來。”
“您的意思是?”
"去年這會兒我剛畢業,曾給貴公司投簡歷,當時筆試機會都沒得到。我用了一年時間提升自己的技術。今年得到了筆試機會,雖然還是沒達到公司的要求,但是我相信再努力一年,我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真的很看好貴公司。"
技術總監與筆者對望了一眼,當下就有個共識——這種人絕不能放走。 Jerry在筆者的前公司工作到現在,早已走上技術管理崗位,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美好前景。
流程復雜,非誠勿擾!
02、成本權衡:誰付出多、誰成本大,誰有發言權
夫妻關系與員工和公司之間的關系也有類似之處。試用期就是蜜月期,這個階段散的也有,過不到一起;轉正就是正式步入婚后生活,從激情滿滿到歸于平靜,日常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雙方都在外打拼,后期如果有孩子的話,女方會為家庭付出更多時間。
此處有一點值得認真想想,為什么女方在婚姻方面更挑剔?原因就是成本權衡。女方需要投入的成本極高,懷孕、生孩子、撫養孩子,男方所付出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現在各種流行的“喪偶式婚姻”、“喪偶式育兒”是擺在女方面前的現實,丈夫大可以用“工作忙”為借口逃避家庭責任。
員工和公司的關系某種程度上是不平等的,這也是面試需要千挑萬選的理由之一。
員工不開心拍拍屁股就走了,留下爛攤子公司得兜住,從工程爛尾再到安撫客戶、安排新團隊接手工作,其中的成本可不只是簡單地增加人員工資。最近的新聞“程序員鎖死服務器致游戲公司損失”就是很鮮活的例子。
員工付出什么成本?公司付出什么成本?無論是機會成本,還是金錢支出,后者往往賠不起。
我就見過一個公司開會討論核心程序員身體狀態不好怎么應對的事情。聽起來像笑話,現實中并不少見。
那員工和公司,誰更有發言權呢?隨著時間的推移,答案可是會變的。
03、共同成長:找到最好愛人的方法
越是競爭壓力大,規模偏小的公司,越是需要優秀人才,反倒是規模相對大的公司會容忍部分庸眾,因為大公司能支付得起成本。不過隨著環境的變化,怕是能養閑人的公司越來越少了。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高攀,也就是登門檻效應,“一方想高攀另一方”。在婚姻中的每一方都想找到比自己條件好的伴侶,職場上則是小公司渴望大公司出來的員工加盟給自己臉上貼金,普通候選人想進名企為自己的職業道路增加籌碼。
婚姻就像穿在腳上的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鳳凰男和鳳凰女內心想法怎樣我們無從得知,有個道理卻顯而易見,“高攀得來的成果,被高攀的一方長期得不到平衡,早晚要出問題。”姻緣可以爭取,卻是高攀不來的,工作也是一樣。
那怎樣才能有份好姻緣呢?
讀過一個愛情故事,一位自認英俊的男子立志要娶世上最美的女子為妻,千辛萬苦之后他終于找到了心目中的愛人。 但女子看了他一眼,說道:“很遺憾,你并沒有達到我的標準。”
而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訴你,“追求完美愛人之前,先照照鏡子! ”就像很多不是最優秀的公司,老板卻要招募最優秀的人才加盟,這讓HR很為難。
“江南為橘,江北為枳”,看到候選人光鮮一面的時候,我們應該反思公司能否為他們提供發揮的平臺。 如果公司還沒有具備足夠條件,我們應該思考怎樣才能有效完善機制,繼而形成對優秀人才強大的吸引力。
與完美愛人相處的最好辦法,是盡力實現成長,讓自己配得上對方。更為可取的是與愛人共同成長,攜手走向完美。
偶有沖突,相互成就。
04、明顯趨勢:并不需要另一半,單著也挺好
身邊奉行獨身的朋友也越來越多,目測女性占比較高。大多數女性朋友都認為以前需要丈夫做的體力活快遞都可以做了,想要孩子可以試管嬰兒。很多時候養一個不能照顧自己的丈夫就像多養活一個兒子,有不如沒有。想想有道理,單著也挺好,為什么還需要另一半呢?
職場中也有類似新趨勢,誰說必須雇傭全職員工呢?很多工作外包都可以解決。核心工作如果老板不能做,那公司早晚會倒。從這個角度考慮找來全職員工則是一種互害。
2018年,我在青島做培訓時做了簡單的現象調查,超過50%的企業都開始考慮“靈活用工”的方式,當時花費成本相對高,遠期看來則是節省成本,不必考慮臨時員工醫療和養老問題。
零工經濟的時代正悄悄到來,未必不是好事。
在此情況下,對打工者的要求會明顯提高。我們要么是提升技能、多會幾樣,想做到就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要么安于簡單而重復的勞動,最終被機器淘汰,人生的真相就是殘酷而悲哀的,得學會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