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看過很多公眾號文章,寫的關于穩定的工作,內容我已經忘記了,但是文章的主旨就是年輕的時候不要過得太穩定,穩定的工作是高風險職業,是在浪費你的生命和激情。
文章看起來非常的勵志,雞湯夠濃,正能量滿滿。
哪怕當時很累,也會立刻被注滿能量,想要跳起來拼搏進取,不折騰一番,就對不起自己這輩子。
一番折騰之后,確實取得了一點成績。
不過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心里空蕩蕩的。
夜深人靜的時候,腦子里面突然想起一句歌詞:如今我的生活就像在演戲,總是拿著微不足道的成績來騙自己,總是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總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陣的空虛。
我現在已經有了這種心境。
總覺得自己特別累,人生失去了方向。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生命的意義在于承載你的人生觀。
人生觀決定了人對于此生的意義有何看法,跟隨自己的人生觀,才能去向生命的盡頭,找到真正的自己。
打個比方,我是一個特別喜歡寫作,喜歡思考的人,我愿意學習,喜歡讀書,愿意為這個社會貢獻才智。
那么跟隨這個想法走下去,我才能獲得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認可和思想的寧靜。
可是迫于生計,我成為了一名商人,每天算計錢過日子,哪怕掙了不少錢,但是內心的成就感,跟成為一名作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現在很多雞湯金句,不管語言多么華麗,論證多么精彩,把它的最深處刨開,就一句話:做人要發大財。
這是多么膚淺,廉價的成功學呀。
但是它迎合了現代人虛無浮躁的心靜,因此在社會上大行其道。
我覺得人浸淫在這種氛圍中,心思多少是有點扭曲的。
我見過很多聰明的男孩子,本來適合做研究,但是投身進入了商場,想博一個功成名就。
有志向保家衛國的孩子,在公司浮沉掙扎。
也許若干年后,通過努力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身體和靈魂依然在原地踏步。
穩定的工作就等于浪費時間嗎?我認為不是。
我的高中老師,她是一位很普通的教師,畢業之后就在三尺講臺上揮灑熱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材生,把他們送進清華北大。
邊疆維穩的官兵,他們為了衛國戍邊,在一片寂靜的荒原里耗費青春,這些士兵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嗎?我認為不是。
袁隆平院士一生專注于雜交水稻,你能說他的一生沒有意義嗎?我認為他的一輩子太偉大了。
用膚淺的成功學來定義這些人,我覺得太可笑,太淺薄。
毒雞湯會讓一個人的視野變狹隘。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工作都是穩定的,但是穩定不代表消極,不代表懶惰。
而是種下一顆種子,然后用心澆灌,等到秋天的時候獲得豐收。
人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慢慢的你會去掉一些不適合你的東西,留下那些適合你,你喜歡的東西。
就像園丁修剪樹枝一樣,一些影響到主干的雜枝會被剪掉,免得它們浪費營養。
被留下的才是你真正熱愛的,然后你就可以心無旁騖的過自己喜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