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專業報不好,不如重新考,調查顯示30%以上的畢業生工作與專業并不對口,想要靠著時下熱點選專業,填報時搶破頭的專業,畢業時可能分分鐘讓你尷尬。
畢業就失業?還是就業換專業?
如果你依然覺得,當律師、當會計、新聞記者很酷很帥,想要投奔這些“熱門”專業,那么恭喜你,你的“專業”即將失寵了。
“中國大學10大失寵專業”,你想選的專業失寵了嗎?趕緊和我一起來看下吧!
生物工程
就業風口可能還要再等20年
連續幾年蟬聯《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的紅牌專業,由于國內生物科研制藥行業的發展相對滯后。
導致該專業畢業生面臨“在名校念到博士都沒出路,只有海龜還能教教書”的窘迫,常年盤踞在就業率倒數排行榜的前列,畢業五年薪酬僅超過18%的其他專業。
想當年,生物工程專業可是被一致看好,生物技術行業也被視作21世紀極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然而,這些四年來泡在實驗室潛心鉆研生物科學的同學們,現在只能潛伏在其他行業樂觀估計:本專業不是沒有出路,只是或許還要再等20年。
土木工程
會造房子的人,不一定買得起房
現在房地產大熱,導致許多學生和家長都對“土木”有什么誤解。
眼看神州大地高樓平地起,搞房地產的都賺得盆滿缽滿。每年都見專家說房價要跌,還是擋不住大家買房的熱情。
大家現在紛紛一頭熱地往志愿表里填上土木,心里畫好了藍圖,但是可曾想過在市場飽和、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未來土木人的就業前景真的明朗嗎?
房地產雖熱,財富卻一直高度集中在投資商手中。
土木人們只能置身工地,未來你手里捏的磚都是你現在腦子里進的土有木有!
想吃豬肉,不一定要會養豬,想要買房,也不一定要會造房。
對外漢語
在漢語、外語、教師之間徘徊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開展,中國將與世界各國進行更深入的國際合作。
中國人對于學英語仿佛有一種執念,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開始有了學習漢語的需求。
越來越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就業,甚至報考漢語水平考試,對外漢語這個專業怎么看都不會“前途無量”嘛?
但事實是,對外漢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與漢語言文學大同小異,在外語方面也沒有太多專精,培養出的復合型畢業生在各種技能的掌握上往往雜而不精。
想要就業時專業對口,最理想的去向莫過于日韓漢語學校,但這樣出路就窄了很多。
法律
法官不是你想當,想當就能當
律師一直是高收入職業排行榜的常客,而且看起來十分體面。
但是,對于這類專業性強的學科,雖然存在從業資格的壟斷優勢,但也注定了對口工作的準入門檻更高。
要是沒有死磕司法考試的勇氣與耐心,與法律專業關系密切的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律顧問等工作就難以勝任。
俗話說,沒因司考痛苦的人不足談司考?
當你進入法律系的第一天開始,你就會發現,這個專業要背誦的法律條文、案例卷宗簡直超乎想象得多。
而且,你還得祈禱在你上學的這幾年,不要出現什么轟動社會的大案要案,否則又是年年都有新題型,背到你服氣為止!
這個專業,是一個先苦后甜的長線專業,不能堅持下來的還是趁早換個選擇吧。
會計
我拿青春、健康賭明天
會計行業因其高就業率,而一直處于熱門專業一欄。上有四大名震江湖,下有各大中小企業都不能缺少。
但實際上,早在2000年會計人才市場已經飽和。
市場缺的不是普通財務人員,而是注冊會計師等高級從業人員,在香港或海外留學背景更佳。
入行容易,但易學難精。學會計的找到一份對口工作不難,難的是能在枯燥和高壓的工作中堅持不懈。
四大名聲在外,不僅因為是“難進錢多”,也因為超高強度的工作內容很容易讓年輕人吃不消。
找工作時高不成低不就,找到了又苦于會計工作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發展基本靠經驗和履歷。
做會計,要經常伏案算賬,職業病更是少不了,拿青春和健康換未來,也讓越來越多大學生不愿意從事這一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
一天一個市場環境
1998年,原國家教委將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工業外貿合并調整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致力于培養通曉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等學科的綜合型人才。
2001年中國加入WTO,各高校更是紛紛跟風開設該專業,報讀學生的人數與分數水漲船高。
十幾年過去了,因失業率較高、就業率較低、薪資較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被列為高失業風險型專業。
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環境持續不景氣,盲目擴招帶來的大量外經貿畢業生涌入市場,人才供過于求。
雜而不精是“萬金油”專業的通病,而這個毛病在外經貿專業的培養上頗為突出,畢業生量大質平,難免前景堪憂。
新聞
“無冕之王”風光不再
曾經紙媒的“黃金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以前的報刊雜志、出版社編輯記者掌握著輿論的風向標,一篇文章往往就能引起社會的大討論。
然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新聞的制造者、傳播者、接受者。
一個新聞自出現開始,往往不到幾分鐘都能夠傳遍全網,傳統媒體在“時效性”上的弊端讓它逐漸退出了潮流的風口浪尖。
網絡時代,新聞要如何華麗轉身?是許多新聞系畢業生焦慮的問題。
工商管理
不成“管理”,就成“打雜”
工商管理是管理學中的一個大類,專業涉及內容廣而雜: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等均有涉獵。
辦學門檻不高,各大院校均有開設,但專業實踐性強,僅學習書本理論相當于紙上談兵,需要大量實習機會豐富履歷,因此名校與普通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與薪酬待遇存在很大差異。
由于專業內容泛而淺,對于普通應屆畢業生,難以直接從管理崗做起,一般只能在銷售、前臺、文秘、行政助理、客服、人力資源等基層崗位選擇起點。
不過想一想也知道,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會一開始就讓應屆畢業生做“管理”,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想要熬出頭,還要好多年呢。
旅游管理
與國際脫軌
旅游管理與工商管理真是難兄難弟。本來是新興學科,還被人寄予厚望,看起來很符合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大趨勢。
但是不到20年時間里,該專業就已經頹態初現。
國內旅游業有多亂,旅過游的人都知道,都不用多說了。
要不同流合污,就只能轉行。可能該專業唯一的優勢就是,轉行不太難吧。
小語種
問題是全世界都會說英語
英語作為高考三巨頭之一,是我們大多數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的“國民第一外語”,這也導致了一些有外語天賦的同學選擇報考小語種專業,競爭少嘛。
不過,曾經的小語種,如日語、韓語、法語等,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了“大語種”。
再加上許多并不是小語種專業的同學,也會出于各種目的,在課余時間學習一門英語以外的語言,這就導致真正的小語種專業畢業生更為尷尬了。
目前,出國留學、輔修就業前景優良的專業已經成為此類專業學生最普遍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