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朝氣蓬勃、躊躇滿志,但面對工作壓力或遇到挫折,不少人便如草莓般經不起磕碰,一碰就爛,一壓就扁——
職場新人壓力面前當逃兵
“同學們都羨慕我一畢業就找到了工作,收入穩定。可這幾個月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鴨梨山大’啊! ”一說起工作,就職于合肥一家國企的周韻難掩焦慮。
周韻今年研究生剛畢業,在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對于入職3個多月的她來說,這份旁人艷羨的工作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得心應手,“我大學念的是英語專業,和現在的工作根本聯系不到一起,做工資報表、安排培訓什么的,全部都要從頭學,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犯錯。 ”
信心滿滿、光鮮亮麗地進入職場,卻因難以承受壓力和挫折當起了“逃兵”,選擇頻繁更換工作甚至待業在家,“草莓族”成為抗打擊能力較弱的職場新人的“標簽”。
缺乏定力 這山望著那山高
小談大學畢業3年換了4份工作。“畢業那年在招聘會上簽了一家國企做內宣,半年后跳到另一家國企,隨后又換了2家企業,目前在這家地產公司做策劃,感覺一直沒有安定下來。 ”小談表示,自己頻繁更換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離家遠、工資低、加班多、壓力大等等。
一些職場新人總覺得自己沒有被重用,但當你真有重要任務給他的時候,又不一定能扛得起。事情沒有辦好被領導說兩句,有些新人就會生氣,有些干脆辭職走人。
工作上缺乏定性,容易‘見異思遷’,是‘草莓族’的一種典型表現。“草莓族”的家庭物質條件通常較好,許多人是獨生子女,從小受父母呵護,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順心的事。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以致他們應試能力強、社會適應能力弱,業務水平出色、心理素質較差,碰到壓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會像草莓一樣“一壓就扁”。
調整心態 揚長避短做達人
職場“草莓族”,原本是流行于臺灣的一種稱謂,用來形容年輕人像草莓一樣,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爛。“草莓族”明顯特征包括:很難融入新環境,較難適應集體生活,不善于團隊合作;面對工作競爭壓力,心理承受力差;工作主動性及積極性均較差,面對挫折,缺乏化困難為動力的能力。
年輕人如何去掉“草莓族”的標簽,盡快融入職場生活?年輕人特別是職場新人要學會抗打壓,增加自信。同時,要學會適當宣泄,及時調整心態,遇到挫折找個合理的方式,讓自己發泄一下情緒,梳理好心情之后再投入工作。職場新人面對工作壓力,只能咬牙挺住,逃避和退縮都不是明智之舉,千萬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輕言放棄。職場不是家庭和學校,不是任何錯誤都能得到諒解和安慰,年輕人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學會正視自己,調整心理預期,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不斷磨煉、積累、提升自己。
剛從大學畢業走向職場的新人,雖然抗壓性低、穩定度低、實際操作能力差,但他們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拼勁、闖勁。吳樹新建議,職場新人要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學會與管理者溝通,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單位的發展,激發自身潛能。
此外,由于就業壓力增大,年輕人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能這時候還沒有明晰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規劃,因此適時作出合理明確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