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利,它們并不需要公司花很多錢來落實, 卻讓我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一個踏實工作的人類應得的尊重。
最近又收到前同事的郵件:“幫我填份年終福利調查問卷吧!”
幾年前,當我還是個記者時,也曾在這個時節邀請身邊各行各業的朋友幫我填問卷,從而能在調查結束后和同事們一起統計出一些可以數量化的結果,并通過開放式問題了解大家對于公司福利的期待。
志存高遠、堅決聽從自己內心召喚的人一定有很多,但像我這樣容易被小小福利收買的沒用的家伙應該也不少。混口飯吃不容易,今年外頭行情也不算好,對大部分人來說,跳個槽工資也漲不了多少;而年終福利就像被生活抽打八百遍后拿到手的一顆甜棗,之前再怎么心思活絡,把小小甜頭嚼一嚼,張嘴又變成了“哎呀,反正做生不如做熟嘛”,特別沒有氣節,根本談不上什么格調。
愛事業,愛工作,愛每天擠地鐵去辦公室干的那一份活……入職面試時花好稻好的抽象情操,對于老老實實靠薪水過日子的螺絲釘們來說,真要落到實處,一年下來唯一的盼頭無非也就是那份紅包。多比少好,有比沒有好。若是實在沒有,那就聽聽那些“某公司剛開了降薪大會”的八卦傳聞,聊作安慰。
雖然大過年的,不作興說不吉利的話,但這是真的啊——人比人,要么氣死人,要么氣死別人。我們不要去想那些有如業界神話般的公司福利,比如傳說中的谷歌公司“死亡福利”——若員工不幸去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分別享受10年半數薪酬以及月入數千元的生活費用—— 我不知道這火星傳聞的真假,但因為離普通公司人的生活太遠,也就不去羨慕嫉妒了。我們也不要去想“同一家公司里由國外總部派遣來的和我資歷差不多、工作內容差不多的老外為什么工資后頭可以比我多個零,而且光是房租補貼就超過我工資”的事兒了,這種在我消極的眼中看來完全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福利差距,多想也只是徒增悲憤對吧。
話說,美國商業網站Business News Daily曾經提出過“11種能讓員工感到更快樂的方法”,比如讓員工深感“我是企業的一部分”的少量分紅,即使金錢數額聊勝于無,但帶來的心理激勵卻十分強烈;比如提供一定的自主權,雖然會讓員工每天有一點兒時間“帶薪上社交網站”, 但在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里,他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反而能完成比過去更多的事務;還有提供在家工作的條件, 在狂風暴雨的日子或是霧霾天,讓員工在家工作,不僅體現出對員工身心健康的珍視,實際上也不會損失什么工作效率。
我有位朋友,在一家她一開始只打算“隨便做做”的小公司已經做了很多年,讓她決定留下來和老板共同奮斗的, 就是一件貼心事:她的貓咪從查出腎病開始一直到往生, 經歷了兩個月的時間,其間每周至少有三天是要去寵物醫院掛水的,每次她都要寸步不離地陪伴它十幾小時, 本來已經做好了辭職準備,沒想到試著請假竟然都獲準了,并且還不扣工資,連年終獎也不扣!老板表示,公司人不多, 大家出的力都很重要,你心情難過無心工作,還不如先讓你安心照顧好家里的事,再努力趕上進度。貓咪還在世時,老板每年發新年開工紅包時,不單給她一份,還會給她的貓咪(她在上海唯一的“家人”)也準備一份,小小一分錢,卻特別用心。
但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那么小巧玲瓏organic,在規模稍大的公司,我們也不指望讓老板照顧到員工的家事。但我還是很向往那些簡單、實用、溫情脈脈的小福利,比方說可以讓員工避開可怕的上下班高峰的彈性工作時間制度、帶薪失戀假、帶寵物上班、可以自由上社交網站、大方的病假制度、相對自由上的班時間,甚至只是一間打掃得特別干凈的洗手間……對我來說,它們不僅絕非雞肋, 而且足夠吸引大家(和我一樣缺乏野心的那一群)繼續對公司死心塌地。它們中的大部分并不需要公司花很多錢來落實,卻讓我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一個踏實工作的人類應得的尊重。
真希望老板們新年就開始辦這些實惠的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