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要不要逃離北上廣
添加時間:2017-11-29 10:38:48
瀏覽次數:
0
對于年輕人來說,逃離北上廣or留在北上廣,這是個問題。留下,需要面對的是更激烈的競爭、不甚舒適的生活環境;逃離,或許也會失去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舞臺。年輕人到底應該怎么選擇,新京報記者邀請三位代表和委員,談談他們的建議和看法。
年輕人應扎堆北上廣,還是去三四線城市發展?
留守北上廣舞臺會更大 VS 北上廣生活舒適度不夠
曹可凡:我的曾祖父一代就是從無錫跑到上海,從一個賣桐油的小作坊,到跟著榮毅仁做面粉生意,慢慢把榮氏企業做大后獨立出來,和榮氏兄弟共同創辦福新面粉廠。這個品牌現在還在。
年輕人總希望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找到一個能發揮能力的機會。年輕人到北上廣,我覺得是值得鼓勵的。
朱雪芹:我覺得應該鼓勵。1995年,我18歲一個人跑到上海,當時我最大的夢想是有一天我的早餐能吃上面包,喝上牛奶。當時從沒敢想留在上海。現在我在上海結婚生子。我覺得上海是一個大舞臺,年輕人應該來到這個大舞臺。
王名:我支持年輕人離開北上廣這樣的超大城市。我認為,我們選擇一個城市,選擇的不僅僅是一種工作和掙錢方式,很重要的是選擇生活方式,是對生命的使用方式。我現在在北京就覺得很累,大量的時間消耗在坐地鐵上和路上,留下屬于自己的悠閑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就近原則非常重要。另外就是要考慮舒適度。
一些年輕人逃離北上廣,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活成本高 現實落差大 VS 就業壓力大 生活環境差
曹可凡:一是,文化差異。一些人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圈有困難。二是生活成本提高。三是,夢想和現實的偏離。在北上廣,競爭更激烈。一些人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到了三四線城市,會有更大的比較優勢。
朱雪芹:一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戶口限制,孩子大了,讀書是個麻煩。二是現在很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年紀大了,在老家沒人照顧。
王名:一是就業競爭,今年將有720多萬高校畢業生,還有相當一部分非應屆生,實際數量接近1000萬,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就業壓力大。第二是生活環境差,包括工作條件、生活條件,很多人每天有大量時間花在路上,真正屬于自己的獨立時間非常少,不少年輕人覺得在北京的生活質量并不高。第三是實際收入問題,北京的收入相對其他城市高,但生活成本也高,尤其是房價,對年輕人壓力太大。
堅守北上廣的部分人是“虛榮心”作祟?
逃離大城市回去沒面子 VS 留在北上廣沒啥優越感
曹可凡:我覺得有。我有次在紐約,地鐵站有兩個擺攤的中年婦女,上海人。我跟他們聊了半小時,他們說在那兒生活挺苦。我說為什么不回去呢?她們說,大家都知道你在美國,回去大家說你混不下去回來,沒面子。
推論到上海,可能村里人覺得老王家孩子在上海,混不下去回來了。爹媽沒面子,他也沒面子。
朱雪芹:我不覺得。在北上廣也沒什么優越感。當年父母就強烈反對我嫁在上海。但是不管在哪里工作、生活,快樂就好。
王名:這個觀點可能更多來自父母和親朋好友,但現在應該好多了。以前能到北京讀書,家里覺得很榮耀,希望畢業后最好能留京,現在我的學生們留在北京的愿望已經相當弱了。我認為年輕人可以考慮離父母生活近一點。
堅守北上廣有何價值?
機會將更多 平臺會更大 VS 更公平公正 辦事較方便
曹可凡:北上廣經濟發達,就業機會更多,這對年輕人最有價值。其次是更公平。最后是文化相對也是最發達的。
我想對年輕人說的是,只要有夢想人生就會有意義;只要堅持世界才會看到你。
朱雪芹:機會多,崗位多,更包容,更公平公正,辦事也方便。在農村辦點事,要跑很多政府部門,很麻煩。北上廣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也好一些。
總書記說,年輕人要敢于有夢,勤于追夢。我希望你們做好選擇,勇于追夢。
王名:雖然有人離開,但每年仍有大量的年輕人留下。原因是作為一個特大城市,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廣州也好,它能提供更多的機會。
對于年輕人來說,首先,職業選擇很重要,選擇一種職業或者一種掙錢方式,也在選擇一個城市、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我希望年輕人在選擇職業的同時要考慮到社會問題、文化問題、家庭問題等因素,我不太主張畢業后離家很遠或者離父母很遠。
年輕人扎堆北上廣帶來了哪些問題?
易滋生諸多社會問題 VS 大城市壓力已達到上限
曹可凡:大城市無限擴張、人口過多,確實能帶來大城市病。
北上廣如果人口超過3000萬,會滋生出很多的社會問題。像墨西哥城、里約熱內盧、圣保羅,這些巨型城市,治安交通都很糟糕,變成一個不宜居的城市。城市的活力就會受到制約。
王名:我以前也做過這方面的調查,北京、上海、廣州這些超大城市極度膨脹的不光是經濟還有人口的問題,帶來的整個城市公共設施的壓力,交通的壓力,環境的壓力其實已經達到它的上限了。
以北京為例,我之前做過一個周邊地區的調查,在調查中,我了解到,北京周邊地區很多是因為城市化,整村整村地遷移過去的,治安方面,這些地方基本上是沒法管控的,積累的問題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