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面對臘賜——年終獎
添加時間:2017-11-27 00:00:00
瀏覽次數:
0
年終獎,多么惹眼的詞,每到年底面對年終獎,總是會有人高興有人憂。既然年終獎讓人這么糾結,那為什么還要有呢?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年終獎呢?翻閱資料發現,早在古代就有年終獎一說了,只是當時稱為“臘賜”。
年終獎在我國很早就有。在東漢時期,一到臘月,皇帝就開始給文武百官發年終獎。《漢官儀》中記載“臘賜”一項為:大將軍、三公各錢20萬、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進、侯15萬,卿10萬,校尉5萬,尚書3萬,侍中、將、大夫各2萬,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賁郎、羽林郎3千。據說當時三公和大將軍的月薪只有17500錢,領這一回年終獎,相當于一年的工資了。
自古代以來,年終獎就是一種讓人垂涎三尺的豐厚福利,那么為何當今人們一聽說年終獎就是那種哀怨的表情呢?疑惑:年終獎到底是員工的愛還是企業的痛呢?仔細想來年終獎讓人這么糾結,無非就是不同表現員工的年終獎如何分配?以及面對不盡如意的年終獎是否要重新找工作?
從事青島招聘很多年的認為,當前大環境的影響,幾乎每個公司都會有年終獎,只是或與少的問題,作為企業員工要理智的面對自己的年終獎,不能因為一時的不如意,萌生長久的怨恨或者采取極端的方式。那么員工該什么樣的平常心來面對自己的年終獎呢?
讓工作有始有終
一般公司都會有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等,提醒到一般工作完成與否,就看計劃實現與否,而面對公司的大計劃,有些部門或者有些個人的小計劃往往不那么緊急,于是有些計劃未按計劃完成,也不會立即遭受盤問,此時如果部門領導或者個人自認為老板忘記了,那只能是自欺欺人,一旦到了年終評審的時候,就會拿出當時的計劃一一核審,如果自己的評分低了,找不到原因,那首先還是從年計劃上著手吧。稱從各種招聘信息渠道獲知,工作是否有始有終是評定好壞最關鍵的指標,為了讓自己的年終獎領的心安理得,廣大職場達人們利用僅有的時間,將自己的工作整理一下,完成的記錄好,未完成的趕緊補救吧。
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要斤斤計較
稱在一個團隊中,總會有勤勞和懶惰的人,要是公司沒有系統的考核體系,肯定有人能少做就少做,即使有考核體系也是能鉆空子絕不落下的。這時候領導就會帶領一部分人掃尾,如果此時自己工作允許,也答應做了,那就認真完成就好了,不要一邊做一邊抱怨某某人怎么沒做好之類的,首先是自己愿意接手爛攤子,其次此時領導心里也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不當即點名,或許有某些考慮,顧全大局。自己只需要在年終總結里將自己的工作總結好,領導自會知曉。
工作之余傳播正能量
雖說工作環境沒有想象的那么和諧,同事之間會有認識不同,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大肆抱怨,各種心情發泄。如果自己非常想抱怨了,那就在工作之外找個朋友放松一下。雖說自己的正能量可能對于別人來說沒什么價值,但是也不會引來反感,自己也不用擔心領導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表現,因為平時的交流溝通足已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