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逃過職場中年危機?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文|趙曉璃
導讀
近期接觸到的咨詢案例中,有很多是職場中年人士,他們都在感慨,沒想到"職場中年危機"說來就來了。
這場危機中,有年逾四十從教二十多年從未換過工作的資深教師,有中途創業卻以失敗告終不得不重回職場的實干者,還有剛到三十感覺工作像囚籠的公務員......
這是一群深陷職場困境的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身體在走下坡路,生活的責任卻越來越重,理想的飯碗越來越少,事業、婚姻、家庭、孩子教育等問題紛至沓來,讓人喘不過氣,卻又倍感無力。
1
真正的好機會并沒有那么多
娟子(化名)是在微博上找到的我,她給我留言說:"我是一名三十五歲的女人,不久前和朋友的創業項目慘遭失敗,現在身負幾十萬元的外債,老師,我急切地想要找你咨詢,我感到各種壓力就像石頭那樣堵在我的胸口,我快要喘不過氣來了,盼回復!"
收到這樣的留言之后,我感覺對方情況不妙,在給她看相關的咨詢說明后,對方表示沒有問題,隨即給她發送了一張信息收集表,當天夜里她就填完發給我了。
打開這一份信息收集表,我百感交集,上面寫滿了她在之前的職業及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遭遇,現在的她一方面身負外債,另一方面卻找不到奮斗的方向。
↘
"我感覺自己快要被這個社會遺棄了,"電話的那頭,娟子壓著低低的聲音說:"我今年正好三十五歲,由于之前沒有什么一技之長,很多職位對我都關閉了大門,甚至連投簡歷的機會都沒有。"
經過了解,娟子是個行動力很強的人,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做事欠缺規劃,因為沒有規劃,所以每次做決策時過于草率,沒有給自己一個備選方案,以至于遇到變故,總是陷入束手無策的境地。
↘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需要盤點資源。
通過盤點,娟子意識到自己這么些年都不曾有意識地為自己積累資源。
她所有的職業經歷也好創業經歷也罷,都像是一個人在單打獨斗。
當瑜伽教練的時候只知道上課,課下從來不和學員互動,一直沒有粉絲學員;輪到自己開工作室的時候,又和投資人意見相左,合作告吹。
一個偶然的機會參她加了一場講座,熱血沸騰之下,將這些資金投入到互聯網金融領域,結果敗的一塌涂地。
失敗本身其實不可怕,可怕的卻是這些失敗的經歷會對一個人產生深遠的心理影響,導致當事人極度不自信,如果不及時梳理,甚至會出現抑郁的可能。
其次需要梳理的是,如今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經過梳理,娟子發現自己就業面特別窄,因為之前沒有積累過其他行業任何經驗,所以就算投個秘書類的職位,也會因為空有年紀而沒有經驗被拒之門外。
是啊,三十五歲,按照正常的職業發展軌跡,至少也應該做到中層以上了吧。
如今能迅速拾起來的一件差事,除了瑜伽教練,好像也沒有太多的選擇。
最后需要明確的是,要如何度過如今的危機?
按照娟子的說法,瑜伽教練的收入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幾十萬的外債又該去哪兒籌集呢?
賺錢的門路有很多,只是看你能否吃的了這份苦。
要保證充足的資金流,優先考慮快消品。
在這種思路的引導下,娟子決定打探豆腐腦的生意模式,她可以利用早上的時間賣豆腐腦,下午和晚上的時間代課,這樣等收入漸漸上來之后,再去尋找其他的可能。
到了這個份上,娟子不無感慨地說,都怪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籌劃自己的路,沒想到三十五歲說來就來了,來的是那么猝不及防。
2
像我這樣的年齡,真的很尷尬
秀英姐(化名)畢業之后就在一個鎮子上教書,如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教齡了,在外人看來,她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每年都有兩個長假,正是因為如此,秀英姐這些年除了上課之外,將全身心投入在了孩子身上,如果孩子長大了,很快就要去外地上高中了,秀英姐這才感覺到自己空落落的,這才四十來歲的年紀,焦慮的都要絕經了,老公更是說她"更年期提前"。
↘
類似秀英姐這樣的人士,急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價值觀排序。
在運用專業工具對秀英姐的價值觀進行排序之后,秀英姐第一次認識到,在咨詢之前,她一直都認為自己很需要職業上的成就感,但在排序的過程中才發現,相對來說自己更在意家庭,她老公很忙,而她喜歡照顧家庭,而這份看似雞肋一樣的工作能滿足自己最核心的需求,比如相對自由的時間,比較穩定的收入保障,等等,只是她之前一直擁有,忽視了這份職業對她的價值,看到結果之后她的心里舒服多了。
第二步,在現有的工作內容上,進一步挖掘新的意義和價值。
秀英姐說,自己還是個挺熱心的人,平時也喜歡和這些學生們打交道。
我問她這份職業對她的吸引力在哪里?
秀英姐想了想說,其實做什么事情都是做,但是教師這份工作卻能改變很多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想想就覺得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意義。
秀英姐和我說了好多過往,說她是如何通過耐心的工作讓一些頑劣的孩子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孩子的家人對她也是感激不已,到現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會自發地來看她,等等。
第三步,盤點能力,制定下一步方案,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秀英姐想起,她有個朋友是出版社的,或許她可以找他聊聊,打聽下目前圖書市場上有沒有關于學生工作的書籍,或許她可以嘗試將自己多年的輔導經驗寫出來集結一本書,給更多的新老師一些幫助與指導。
↘
經過上面三步,秀英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找到了自我存在感,再也不覺得焦慮了。
"我這些年來,其實始終要求自己做一些長久的實事,今天經過這么一梳理,我看到了如今的生活正是我內心主動選擇的結果。如今我的父母年事已高,我需要活的好一些久一些,才能更好地陪伴他們,出書這件事情可以從長計議,齊白石九十多歲才開始成名呢,急不得,我不能輕易倒下。"秀英姐說。
3
面對選擇,我會無所適從
洋洋(化名)即將迎來自己三十歲的生日,目前她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她對我說自己的職場中年危機已經提前到來了。
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安撫對方的情緒,再進一步挖掘造成當前困境的根源。
被問及為何當初從事這份職業,洋洋告訴我,這份職業是她父母通過關系為她安排的,可現在她越來越覺得這份工作對她而言像是一個囚籠。
"你知道嗎,曉璃姐?我生性活潑,平時可喜歡和朋友們一起玩一起鬧的,結果來到這個死氣沉沉的地方,活脫脫就是一座活人墓,你只需要循規蹈矩別出亂子就行,每天我一到辦公室就頭暈眼花四肢無力,上班盼著下班。上班的時候像個死人,下了班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洋洋說。
經過專業梳理,洋洋最大的問題在于,她認為目前的工作談不上價值感,更缺乏影響力,她渴望成為一個有價值也能影響他人的人,但顯然眼下的工作無法滿足她的人生渴望與訴求。
她無比渴望跳出去,可卻不知道離開了現在的單位,她自己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
接下來就是對洋洋進行能力測評。
能力測評的結果,讓洋洋認識到按照自己目前的情況,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
三十歲了,不能再是任人使喚的小姑娘了,想活得體面一點,有點尊嚴,必須有一項過人的技能。
"曉璃姐,被你這么一梳理我好像明白了,其實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自己已經習慣了父母的安排,我這么多年來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父母替代我完成的,他們從來都是把我的路鋪好,不需要我自己決策,如今我想跳槽,卻早已喪失了自我決策的能力。"洋洋說。
↘
洋洋的癥結在于她的自我還不獨立,很多想法只是停留在想象層面,觸不到最真實的職場信息。
這個時候做任何決策對洋洋來說都是缺乏現實依據的。
最終我和洋洋達成的共識就是,利用目前的崗位,多認識一些企業的朋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了解真實的職業信息,再去了解他人對自己的反饋,找到一個愿意發展也可以發展的領域,再做跳槽的打算。
4
莫讓年齡成為阻礙
對于很多職場中年人士來說,因為肩負的角色很多,壓力也大,所以在做職業決策的時候,既要考慮到一定的穩定些,也要兼顧后續的發展。
1、對于很多體制內的人而言,打造離開體制能夠活下去的能力,是最關鍵的一步。
如今,有一些體制內的職場人士通過在自己領域的深耕細作,獲得了業界的認可;接下來就會有很多機會,比如寫專欄,去企業做顧問,天長日久,隨著個人品牌的逐漸增強,本職工作的收入只占據很少的比重,是否需要這份全職工作就可以看心情了。
2、對于很多企業內的人而言,你需要考量的是,你是拿一個經驗玩了十年,還是不斷學習,累積了十年的經驗?
比如我認識一位職業咨詢領域的同行,他在一所大學擔任輔導員,學了職業規劃之后,他就給學生開設就業輔導講座,漸漸地一傳十十傳百,隨著經驗的增加,就會有其他學校聘請他去開設就業講座。
這樣一來,通過講座的方式,既能賺些收入,又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他的影響力上來之后,他所在的高校也跟著沾光,很多生源自然慕名而來。
很快,他所在的高校就把他立為"標桿",號召大家都向他學習,在本職工作范圍內積極探索,加強學習,憑借自己的優勢給單位創造更大的貢獻。
↘
一言以蔽之,早規劃早安排早行動,早一天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不至于在中年職業危機到來的時候,陷入被動無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