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抹殺員工的積極性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好上級』都有自己的不傳之秘,『壞上級』都有『善變』、『涼薄』、『無信』的標簽。
這世道果真變了。聽聞一家公司的極品八卦:公司高管例會新換了一名會議秘書,會前分管副總裁反復叮囑這位90后,務必要把會議期間的有關信息詳盡記錄,不得疏漏。
于是,秘書戰戰兢兢地全程列席了七小時會議,會后第一時間交來了一份文件。副總裁打開一看,頓時眼冒金星:這是一份七千多字的會議紀要!秘書認真貫徹了"不得疏漏"這一指示,請看摘要:張總匯報與某某銀行的授信工作進展(此時董事長大喝一聲,拍了一下桌子,說這樣準備不充分的匯報今后就不要上會了,工作進展太慢,全都是無用功,張總說是因為某某部門提供相關材料太慢造成的,董事長很生氣地說,......要是什么都需要我來干那還要你們做什么)。
括號中的臺詞耳熟嗎?這件事情的極品之處在于這位副總裁堪稱是個奇葩:他認真看完這個"紀要",哈哈大笑一番之后告訴秘書,這個不能作為正式紀要發送,需要如何如何修改,確認對方聽懂了之后,他補充說,但是,這個紀要也很有價值,他會親自群發給與會高管。
這個轉折太妙了。像這位董事長一樣的上級在各個組織都并不少見,強大的氣場、強勢的風格如果再加上強悍的能力,那么,這樣的"強人"毫無疑問會成為每個下級的噩夢。這位副總裁則是相當稀缺的一種承上啟下者,對工作有幽默感,對下級有寬容度,由于他的膽量,成功地消解了董事長制造的緊張氣氛,對團隊關系起到了很好的潤滑作用。這位董事長如果不是一個混蛋的話,這份紀要也定會讓他在苦笑之余引發一點反思。
中國公司的企業文化關鍵詞總是驚人地相似,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掛在墻上的文化":溝通、尊重、合作、團隊、透明開放、以人為本等等等等。不過,誰又能數得清,究竟有多少上級不惜以身相殉,每天都在用自己的工作風格雄辯地證明:讓員工高喊的企業文化,其實只是個笑話。
上級陰影,已經像童年陰影一樣,越來越造成員工沉重的心理負擔,甚至扭曲人們的行為模式。請記住:加入公司,離開上級-公司可以憑借自身的品牌、業務和薪酬吸引力來吸收人才,但是,這一切之和卻往往抵消不了因為一名糟糕的上級所導致的人才流失。每一支士氣低下、協作無效的團隊背后,都站著一個瀆職的上級。
說到"瀆職"這兩個字,人們往往會認為不認真履行責任、造成了經濟損失才算,其實,對一名需要帶隊伍的管理者來說,扼殺下屬的主動性、造成人力資本的損失才是最大的瀆職。雖然,就公司內的權利而言,下屬總是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但是,如果組織姑息這樣的上級存在,下屬們必然會用"軟抵制"、"怠工不罷工"的方式來對抗他們的管理舉措,久而久之,公司將不得不為日趨嚴重的管理內耗買單。
其實,"好上級"并沒有一定之規,每個好上級都有自己的不傳之秘。但是"壞上級"概括起來不外乎三點:善變,會上一套、會下一套;單獨溝通時一套、聽了不相干的意見之后一套,每一次貌似嚴肅實則隨意的變動,都會令下級無所適從!涼薄,每個人能成為"上級",最基本的前提是因為他有"下級"。但是,可不是每個下級法定就應該無條件追隨、支持你。偏生有一些上級,天性涼薄,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喜追捧而不仗義,在關鍵時刻不為下級考慮收益。結果,對上扛不住,對下自然就罩不住。無信,一個上級的信用積累有其特定的路徑:你是否能夠給團隊創造一種"成功的習慣"。那些因為信用破產而被下級所拋棄的上級,往往是因為輕率地制定目標,卻又缺乏實現目標的能力,導致團隊在你的領導下從"一次失敗走向另一次失敗",三次之后,將沒有人再信任你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