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招錯一個人的代價到底有多大?
添加時間:2018-05-03 09:53:55
瀏覽次數:
0
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可能經歷招錯人的失誤。招錯一個人的成本可能成幾何計數增長,從發現招聘不利到被迫再次招聘,用人單位損失的可不只是幾個月的時間與資金,還有組織被腐蝕程度、團隊折舊、企業文化變味、解聘后續事宜等若干問題。
而真正糟糕的招聘在于選擇了錯誤的企業高管或是經理,任由他們引發更多有害行為,并惡化人際關系、財務狀況和企業效率。將錯誤的人才招聘進企業,可能會導致你與企業損失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美元,這取決于你招聘人才的薪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有27%的企業表示,他們每一次招聘失誤都會導致企業付出5萬美元以上的損失。正因為如此,企業在招聘高級人才時,會非常謹慎,一般會選擇獵頭公司進行篩選,一是因為獵頭顧問相對朋友推薦來講立場更為公正,二是挑選過程的中的背景調查可以減少招聘錯人的概率。但如果以上舉措一旦遇到職場包裝高手,就形同虛設了。
當前活躍在國內擔任跨國企業或是國內企業的高層,多不乏通過媒體來曝光自身的知名度,更有不少人通過參加業界名目繁多的峰會來樹立自己的專業形象,而所謂的背景調查也會不攻自破。而且,在崇尚“放人一馬”的國內,除了有深仇大恨以外,誰又會多事對別人大講當事人的壞話呢。所以,對于從來不看數字,也無從看數字的用人公司來說,當事人真正的能力和在上一家公司的業績,就會像善于保養和化妝的女人的年齡一樣難猜了。而選錯人才的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面試,更是很多面試高手的拿手好菜,如果面試功課做得不錯,對面試企業與面試官有所了解的話,那么面試一般不是問題,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做到這點其實一點都不難。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若想要避免看錯人,固然要苦練內功,練就一雙穿過現象看本質的火眼金睛,警惕自吹自擂,同時要對可疑的巧合與共同愛好有天然的免疫力,通過自己可靠的人脈關系進行背景調查,同時要注意一些隱晦委婉的表達當中聽出弦外之音,最最關鍵的就是“提問”,就是對一些關鍵數據的反復提問,業績稍差的人多少會露出一些破綻。但實際上,要從幾個小時的談話中完全了解對方,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不易的事情。因此,在很多時候,看錯人在所難免,面對這樣的“招聘bug”如何處理才能真正考察出領導的能力呢?很多管理者都不愿意承認自己的的判斷失誤,或是對人才的改造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于是一拖再拖,最終給企業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三個月終于離職的某飲料公司高管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在職位是無所作為三年,企業才做出勸辭的決定,但市場份額已經消失殆盡,收拾舊山河已不容易,有的公司考慮到辭退的成本,辭退高層往往要等合約結束,否則要付不菲的“遣散費”,而久久不能決定,這樣勉強的組合,就如無感情的婚姻一樣,對雙方都是一種消耗,并且后果不可逆轉。企業面對招錯人,最好的處理方法,也是最難的處理方法,快刀斬亂麻,看似痛苦,實則長痛不如短痛。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企業也會招錯人,但一旦知道錯了,男也好,女也好,企業也好,速速糾錯,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