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我國多次降低關稅稅率,履行入世義務和承諾,至2010年,入世的降稅承諾基本履行完畢,關稅總水平由入世前的15.3%降至9.8%,降幅達36%,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1%,工業品平均稅率為8.9%。之后,中國繼續主動降低關稅,尤其是2015年以來,多次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至2018年7月1日,已經連續5次降低日用消費品關稅。
具體為:2015年6月1日起,降低護膚品、毛制服裝、鞋靴、紙尿褲等14類商品進口關稅。其中,西裝、毛皮服裝等的進口關稅將由14%至23%降低到7%至10%,短統靴、運動鞋等的進口關稅由22%至24%降低到12%,紙尿褲的進口關稅由7.5%降低到2%,護膚品的進口關稅由5%降低到2%。平均降幅超過50%。2016年1月1日起,降低部分箱包和服裝、圍巾、毯子、太陽鏡等商品進口關稅。2017年1月1日起,降低金槍魚、北極蝦、蔓越橘等特色食品和雕塑品原件等文化消費品進口關稅。2017年12月1日起,降低187項日用消費品進口稅率,涵蓋食品、保健品、藥品、日化用品、衣服鞋帽、家用設備、文化娛樂、日雜百貨等。2018年7月1日起,進一步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涉及1449個稅目,涉及日用消費品稅目的70%以上,涉及一般貿易額約380億美元,是前幾次的7倍,覆蓋人民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服裝鞋帽、廚房和體育健身用品等進口關稅稅率由15.9%降至7.1%,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進口關稅平均稅率從20.5%降至8%,養殖類、捕撈類水產品和礦泉水等加工食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從15.2%降至6.9%,洗滌用品、護膚美發等化妝品和部分醫藥健康類產品進口關稅從8.4%降到2.9%。經過這次調整,我國平均關稅稅率從15.9%降至7.1%。進口抗癌藥物的關稅稅率降至零。進口汽車關稅也從25%和20%統一降至15%。此外,這次關稅下調的方式與之前也有所不同,即采用直接調節最惠國稅率方式,而非之前暫定稅率方式,以穩定政策預期。
日用消費品關稅的下調,既影響全國千家萬戶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會對我國產業升級、國內商業模式乃至全球經濟貿易產生影響。
第一,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購買物美價更優的生活用品。
跨境購是近年來中高收入者的消費主流。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17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接近1.9萬億元,同比增長近60%,這顯示了我國居民對高質量日用品的巨大需求。這次降低關稅,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進口日用消費品的價格。關稅不但是進口品的進口成本,也是進口增值稅的計稅基礎,即商品進口增值稅=(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率。這意味著關稅下調可以對日用品價格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減少關稅,二是減少增值稅。如果某日用消費品(比如化妝品)征收消費稅,那么關稅下調還可以減少消費稅,進而減少增值稅。
關稅下調帶來的各種稅收負擔下降,或多或少、或近期或遠期會傳導到日用消費品價格,從而帶來價格下降。當然,進口消費品最終零售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最終能否降價、降幅多少,何時降價還要視各類消費品國內市場供需而定。
第二,引導消費回流,振興國內消費市場,拉動經濟增長。
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在于順應了全球化,迅速加入國際經濟三角分工體系,我國為全球生產中心,美國等發達國家為全球主要市場,資源富集國家出售初級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出口導向型”特征,過度依賴出口。國際經濟危機后,全球三角分工體系難以為繼,在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條件下,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也要從“外需”轉向內需,即擴大國內需求。在國內投資率已經偏高并且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擴大國內市場需求的重點則是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提高國內消費率。但是,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對消費品的需求從量轉向了質,而國內高質量供給體系尚未形成,國外質優消費品成為國內中高收入者的“新寵”,跨境旅游購漸成主流。據世界旅游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游客境外消費總額為2580億美元,位居全球榜首。
自2015年以來的4次日用消費品下調,正是順應了國內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回應了國內居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通過關稅下調帶動價格下降,引導消費匯率,振興國內消費市場,拉動經濟增長,增強經濟增長韌性,提升消費的“壓艙石”能力。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表明,2018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為6.8%,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78.5%,與上年同期相比,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上升14.2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關稅下調必能促進消費于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的發揮。
第三,對國內生產形成“鯰魚效應”,倒逼我國生產供給質量的提高。
關稅稅率下降,更多的質優價廉商品進入國內市場,對國內商品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從而對國內的生產供給體系產生“鯰魚效應”,倒逼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主動創新,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比如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國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早在進口汽車關稅下調的消息發布一個月前,奔馳、捷豹路虎、林肯等豪華車品牌均已向市場透露,對旗下汽車產品價格進行下調,這給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帶來較大的市場壓力,勢必會倒逼國內汽車產業提高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再如我國家電、服裝鞋帽等國內市場已經趨于飽和,關稅下降使得進口消費品和國內產品之間價格差距縮小,這勢必會給相關產業、相關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甚至會使得無創新能力的企業或退出市場,或被兼并重組,這對化解產能過剩,提高攻擊質量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于留下來的企業,也會主動創新,比如增加科技投入,促進企業產品、市場和營銷模式創新,甚至走出國門,開辟國際市場。
第四,促進貿易國經濟發展,促進全球經濟均衡發展。
中國作為54個WTO成員的前三大貨物出口市場、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2017年對世界經濟貢獻率高達30%。降低關稅可以拉動國內需求,同時對國內生產形成“鯰魚效應”,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關稅下調帶來的內需擴大和供給質量的提高,則會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進而提高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促進全球經濟發展。
中國人口為世界之最,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降低關稅稅率,有力拉動中國國內市場對進口產品的需求,從而可以有效化解全球過剩的生產能力,促進世界經濟的復蘇與繁榮。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生效實施的自貿協定有15個,涉及23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8000余種零關稅的進口產品。未來15年,中國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這有利于貿易國擴大生產,就業增加,增加貿易國人民收入水平。
中國降低關稅,擴大進口,有利于促進經常項目收支平衡,有效緩解全球貿易失衡問題,實現經濟的包容、均衡發展。據初步估算,中國居民每年境外購物金額約為2000億美元。降低關稅后,可以將部分境外消費轉為進口,從而收窄我國貿易逆差,促進貿易平衡,助推全球經濟均衡發展。
第五,主動順應和支持全球化。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仍然脆弱,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矛盾遠未解決,一些國家政策內顧傾向加重,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
而經濟全球化勢頭不可逆轉。中國經濟改革成功得益于開放戰略,打開國門,引進資本、技術和人才,學習借鑒國際經驗和規則,促進和倒逼國內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也為全球經濟作出重要貢獻。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中國作出了“開放大門越來越大,構建新型開放經濟體”的決定,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新舉措。降低關稅是擴大開放新舉措的重要內容之一。降低關稅可以促進商品的自由流動,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進而帶動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助推經濟全球化。
總之,中國關稅稅率下調,則會對居民生活質量提高、本國經濟發展轉型、貿易國、全球經濟、貿易均衡帶來積極的正面效應。(來源:中國經濟時報)